轉載香港大福證券集團網站
2009/09/15 14:30
國際股票衍生產品交易
1) 前言
本年 9 月 4 日(星期五) 舉行的「權友會」,筆者邀請了從馬來西亞遠道而來的好朋友溫世麟先生,作為客坐嘉賓講者。溫先生乃馬來西亞的金融財經專欄作家,對衍生產品交易有豐富經驗,而溫先生也有參與不同金融市場 ( 如美國、大馬、新加坡、香港等 ) 的衍生產品買賣。
當晚溫先生的經驗分享,引起了參加者的回響。筆者得到溫先生的同意,將其講座內容刊登出來,在此感謝溫先生提供本文章有關的資料。
2) 美國預托證券(ADR)
可以利用交易時間差別,偷步買入∕賣出。
對於懂得中文的投資者來說,可運用在美國交易的中國股票預托證券,達到勝算甚高的買實策略。 幾個月前,就出現過一次機會。當時中國官方在中港股票市場收市後,宣佈的一些政策,而通過美國股市在有關股價還未反映出政策的效應時,就偷步入市,從而取得相當不錯的回報。
中國在3月24日晚上宣佈,內地石油價將在3月25日淩晨上漲。而以石油業為主的中國上市公司,便是這項措施的最大得益者。在美國股市交易的中國石油公司包括有中國石油,中國石化和中海油。其中煉油業佔集團營業額最大的是中石化,其次是中國石油。
當天美國股市是處於調整中,而中石化預托證券在美國股市也跟隨大市下跌,完全沒有反映出這個利好消息。或許這些訊息,在那個時候還未在英文新聞網站出現。結果那些懂得中文的投資者,若果有做功課的話 (可留意內地網站的消息),便會懂得去買入中石化的美國預托證券(股票代號是SNP),或是它的認購期權來偷步入場。
中石化股價並沒有讓人感到失望。雖然在第二天,香港股市受美股的拖累而急挫,但中石化仍然能夠上升約7%,並在接著一天錦上添花。
這種從中港股票市場收市後,獲取的訊息在美國預托證券偷步買進的策略,很多時候都是行得通的。即使大家很難想像,在這個科技及資訊那麼發達的市場,想獲取這些先機入市,應該是不大有可能的事,但擺在眼前的事實,卻反映出懂得中文的投資者,在這方面是佔到一定的優勢。還記得在2007年,內地也通過審批中國石油A股上市消息出爐時,同樣通過買入美國中石油期權,偷步入場而嘗到甜頭。所以這種良機不時都會出現的。
作為懂得中文的華人投資者,可以好好運用這種優勢!
3) 海外窩輪 ( 大馬/新加坡: 窩輪一般被稱為「憑單」)
在憑單發行商的世界,憑單的引伸波幅是計算憑單價的最重要因素。但對許多在大馬的投資者,引伸波幅是個陌生的名詞。如果使用憑單計算方案,引伸波幅就是使用憑單價和母股價所算出來,市場對母股日後波幅的預期。發行商就是使用這個引伸波幅指標去計算憑單的價錢。
可是在大馬股市,憑單發行商有時候的操作和其他國際發行商不同。很多時候,發行商已經通過私下配售,把大部分要發出的憑單賣出去。由於在賣出去的時候發行商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盈利,它們可能不會再通過去操控市況,從而取得額外的盈利。
當許多憑單在散戶的手中時,投資者的情緒就更加能夠影響憑單的走勢。憑單價不再由發行商通過操控市況去主宰,而是由市場需求和供應來決定。在這種情況下,這些憑單在投資情緒大熱的時候,一般上會高過理論價,而在市場冷淡時無法反映出憑單應有的價值。
在目前大馬投資者較慢熱的情況下,這些港股憑單的估價,就會比投資情緒較熱的香港股市為低。對於那些國際投資者,這其實提供了一個運用引伸波幅波幅去套戥的機會。這意味著一個投資者,可買進低引伸波幅的憑單,並同時賣出高引伸波幅的憑單(或是期權)。這些憑單或期權的行使價和到期日或許不會完全相同,可是對於那些炒波幅的專業投資者,其實已經可以鎖定盈利。
4) 差價合約 (新加坡)
差價合約是以某一個商品的價格進行買賣,而不涉及該商品實體的交易。
這些商品可包括股票,外匯,期貨,貴金屬和其他商品。一般來說,差價合約是投資者與發行券商的合約。差價合約的買賣價一般上是根據股票的最新報價。發行差價合約的機構,通常是股票行或特別衍生產品的提供者。
差價合約在歐洲及澳洲相當流行。在新加坡,投資者可接觸到以大馬上市公司為目標的差價合約。這也是大馬的投資者,目前唯一可參與賣空本地個別股票的唯一產品。
投資者一般只需繳付保證金,便可交易比保證金高達數倍數額的合約。在新加坡,股票差價合約的交易數額,一般上是保證金的5倍,但這倍數在其他國家可高達100倍。這意味著投資者不必投入大筆資金便可以買賣股票,指數和商品。通過差價合約,如果投資者要買入價值50,000美元的股票,它可能只須500美元的保證金就可以了。
差價合約的費用通常有傭金及利息兩項。一些證券商也需要客戶繳付合約更新費(roll over fee) 。若投資者是買進差價合約,他需繳付利息費用。這是因為差價合約其實是一種股票貸款產品。券商其實是為投資者提供融資服務。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投資者是先賣出差價合約,他可能還能領取利息收入,但這只局限於歐美股票。若投資者賣出大馬股市這種不允許賣空的股票,他卻需付出比買進合約更高的利息(或股票租借)費用。
如果投資者懂得管道,他們可在大馬股市看跌時,賣出差價合約。但是由於涉及的費用不低,而且還需面對外匯轉換風險,投資者需要股票跌幅顯著時,方能獲利。
作者: 陳文佳